「血書」系列: 回新作發表首頁


 

 

 

「血書孫文遺墨 - 養天地正氣」 176 x 61 cm  血,老鼠排泄物,棉布 2013


創作摘記:

這幅對聯自老盧兒時至老,就常見於各級會堂、禮堂中;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出自孫中山先生的手書,

該墨寶至今仍保留在台灣(台北)中正紀念堂所保存,

1923年1月,蔣介石請孫中山先生揮毫書聯,中山先生即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中山先生墨寶原跡上有一句‘介石吾弟撰句囑書’字樣。

”因此聯是書給蔣介石的原因,以往在大陸通常把這幾個字去掉,變成了不完整了。

“養天地正氣”見《孟子•梁惠王上》:“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

正氣本指一種養生之道,後經文天祥《正氣歌》,其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擴展,

將天地正氣賦予了高尚品德、堅貞氣節、嫉惡如仇、維護正義和為民效力等人格化內涵。

“法古今完人”是崇尚追求盡善盡美的個人道德情操,培養頂天立地之人格。

有高尚之道德,方有高尚之人格,有高尚之人格,方有高尚之人生。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培養天地間堅毅不屈的浩然正氣,傚法古今完美道德的聖賢。

為何要“養天地正氣”,因人的正氣不是與生俱來的,正如邪氣也不是人所固有的一樣,

正氣是需要培養的。剛出生的嬰兒就如同一張白紙,

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人和事和所處的各種環境在白紙上刻畫出五彩繽紛的圖案,

於是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品格。社會環境對人的健康成長或多或少存在不利因素,

而且時下不利因素正在增加,人的正氣也就不那麼純凈,甚至被邪氣佔了主導地位了。

於是天地之間的正氣逐漸減少,正邪之間此消彼漲,社會風氣就惡化了,

惡化的社會環境反過來又影響人的成長,從而又減少了天地之間的正氣的養成,以此達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有必要去“養天地正氣”。正氣增加,邪氣相應減少,社會風氣變好了,

良好的社會環境對人的思想有所凈化,又促成了正氣的增長,這就形成一個良性迴圈了。

養正氣,絕不是僅僅是去培養下一代的正確的思想,而要從自我做起,養成正氣凜然的人格。

現今物欲橫流的年代,養正氣?來容易,做起來就有困難了,所以我想最低標準是做一個好人,

儘量不要做壞事,力所能及地幫到人家,就很不錯了。也就是——氣象要高曠,而不可敕狂;

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沖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摘錄自https://www.facebook.com/TWN.ROC/posts/287679308253587/)


● 作品60號型式,定價 NT$ 540,000 元








畫歷 典藏 新作發表 藝評 碩士論文
西洋美術史摘記 影像 舊網頁 臉書 盧怡仲(天炎)網 盧怡仲創作網站